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和向自然人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
关于企业由于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扣除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具体计算不得扣除的利息,应以企业一个年度内每一账面实收资本与借款余额保持不变的期间作为一个计算期,每一计算期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按该期间借款利息发生额乘以该期间企业未缴足的注册资本占借款总额的比例计算,公式为:企业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该期间借款额。 企业一个年度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总额为该年度内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额之和。例假设A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月1日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注册时一次性到位120万元,7月1日又到位40万元,其余投资截至2008年底尚未到位。2008年3月1日该公司从B公司拆借款180万元,利率9%(商业贷款利率为7%),贷款期限一年。则: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共发生贷款利息180×9%÷12×10=13.5(万元)。
其中,超过商业贷款利率的部分180×(9%-7%)÷12×10=3(万元);
2008年1月1日~6月30日不得扣除的利息为(180×7%÷12×4)×80÷180=1.87(万元);2008年7月1日~12月31日不得扣除的利息为(180×7%÷12×6)×40÷180=0.35(万元)。
2008年合计不得扣除的利息费用为3+1.87+0.35=5.22(万元)。
关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其他问题请您联系我们